關注途遠GIS官方微信
生態環境敏感性是指生態系統對區域內自然和人類活動干擾的敏感程度,它反映區域生態系統在遇到干擾時,發生生態環境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并用來表征外界干擾可能造成的后果。即在同樣干擾強度或外力作用下,各類生態系統出現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可能性的大小,研究生態敏感性對保護生態系統及其重要。按照下列要求,進行生態敏感性評價。1數據說明DEM數據文件夾:存放所需的DEM數據。
2021年11月18日火車站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其周圍交通便利,人流量密集,成為了不少實體店選址的首要目標,本次通過統計某一個時間段的火車站人口來展現不同的火車站周圍形成的人口居住圈,為實體店選址提供一定的參考選擇。一、題目分析1.題目第一問要求:計算和顯示每個火車站5:00到6:59PM時間段內卸貨次數,提供的數據有【物流信息表】和【交通中轉站】兩個數據
2021年11月17日地形圖出圖中,地形要素的標注就顯得很重要了,它影響了整個圖像的表達效果,一幅好看的圖離不開一些細節的裝飾,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對等高線和山峰點進行細節操作哈。首先我們來提取我們加載進來DEM數據,可以查看到高程范圍是:868米-1083米的這么一個范圍。 我們打開【3D分析工具】|【柵格表面】|【等值線】工具,將等高線間距設置成15米
2021年11月17日土地利用每年都在發生變化,在統計一些大區域的土地利用情況時,我們可以使用遙感數據來進行粗略的估計。根據以下要求,研究2010年到2015年土地利用的變化情況。一、數據說明lt51190382010144bjc00文件夾:2010年的影像數據存放在此文件夾中。class2015.tif:2015年的土地利用結果數據。訓練樣本2010.shp:對2010年影像執行最大似然分類法所使用的訓練樣本數據。
2021年11月17日矢量數據裁剪柵格數據的原理(個人理解):當輸入矢量數據的范圍完全包含或包含一個像元大小的50%及以上,裁剪時就默認把這個像元作為輸出像元,反之,不輸出(如下圖)。從而導致影像裁剪后存在鋸齒問題,因此鋸齒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影像分辨率問題,導致結果就是在出圖的時候不太美觀。本文就是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出圖問題。 一、數據準備1.全球300m分辨率土地覆蓋數據2.中國行政區邊界 二、數據處理裁剪數據
2021年11月16日土地利用數據每年都在發生變化,故每年都要根據去年的數據進行修改。請根據以下要求,修改A區域的數據并對B區域已做好的數據進行拓撲檢查。01 數據說明地類圖斑A.shp:A區域需要編輯修改的圖斑數據。影像.tif:編輯A區域時作參考的影像。地類圖斑B.shp:B區域已經做好的圖斑數據。界址點B.shp:B區域已經做好的界址點數據。界址線B.shp:B區域已經做好的圖斑邊界數據。
2021年11月15日動物需要在不同的森林公園之間遷徙交流,在經過不同的地表時,動物遷徙的困難程度是不一樣的,如經過草地林地比較容易,而經過水域和道路時則比較困難。在不同的公園之間構建生態廊道,保護動物的遷徙。01 數據說明研究區影像.tif:研究區的遙感影像數據。高速公路.shp:高速公路線數據。市區道路.shp:市區道路線數據。鐵路.shp:鐵路線數據。河流.shp:河流面數據。
2021年11月15日趨勢面分析是擬合數學面的一種統計方法.具體的方法就是用數學方法計算出一個數學曲面來擬合數據中的區域性變化的"趨勢",這個數學面叫做趨勢面,方法的過程叫做趨勢面分析。是利用數學曲面模擬地理系統要素在空間上的分布及變化趨勢的一種數學方法,實質上是通過回歸分析原理,運用最小二乘法擬合一個二元非線性函數,模擬地理要素在空間上的分布規律,展示地理要素在地域空間上的變化趨勢
2021年11月15日01 前言由于這個是第9屆全國大學生 GIS 技能大賽上午的試題,都是一些很重要的基本操作,但是綜合性要求還是比較高,小編默認練習這個試題的都是大佬啦,所以我會把一些要注意的東西給點一下,大概操作步驟是給出了,但是沒有像之前的文章一樣一個點擊就給出一個步驟圖,畢竟一些簡單的步驟各位小伙伴也是熟記于心,放出來也是畫蛇添足,讓大家不厭其煩。
2021年11月14日因為專題地圖對樣式有很高的要求,而在ArcMap中符號化、注記標注、格網繪制以及地圖整飾有很多詳細的設置操作,可以滿足大部分小伙伴的要求,小編在這里就和大家一起探索區劃圖制作用到的眾多工具吧。01 要求 (1)數據的符號化顯示1.市政府Color:紅色,Size:20,樣式:Star1。2.區縣政府Color:紅色,Size:15,樣式:Star1。3.地鐵線符號Color:藍色
2021年11月14日